跟着习主席看世界|习主席到访的这一国度为何被称为“热带中国”

|天天学习| 当地时间11月17日,习近平主席抵达巴西里约热内卢加里昂空军基地。习主席发表书面讲话指出,巴西社会学家弗雷雷曾将巴西称为“热带中国”,中国人民对巴西同样抱有友好情感。

中国和巴西之间距离约为18800公里,堪称相距“最遥远的国度”。但是,浩瀚的太平洋并没有阻隔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热情。

19世纪初,首批中国茶农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。在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古茶树前的石碑上,有一段以葡萄牙文和中文镌刻的文字:“此为中国—巴西友谊的见证。”在古茶树旁边,还生长着一棵代表“巴西味道”的“巴西莓”。两树并肩而立,见证着这段“中巴茶缘”。

2014年7月16日,习主席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回忆起这段跨越山海的情谊,形容两国人民种下的是希望,收获的是喜悦,品味的是友情。

巴西是拉美地区华侨华人移民历史较长、人数较多的国家。中国先侨还在巴西修建铁路公路、开采金矿、经商,为巴西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

两国间显著而深刻的文化相似性,是构筑中巴关系的坚实基础。

1959年,巴西社会学泰斗弗雷雷为一家学术杂志用英文写下文章《为什么是热带中国?》的第一版。在文章中,他创造性地将巴西称为南美洲的“热带中国”。

半个世纪之后,这篇文章及其他研究成果被整理为《热带中国》一书。这本书开创性地探讨了中国对巴西的诸多影响,深刻剖析了巴西社会的东方特性。

作为幅员辽阔的国家,中巴两国人口众多、民族构成多样,且都拥有丰富悠久的文化历史。20世纪,中巴都经历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洗礼。相似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历程拉近了中巴两国人民的距离。

“热带中国”的概念提出一个多甲子,至今仍然在学界影响深远。

2024年9月,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资深教授、研究学者弗朗西斯科·福特·哈德曼的新书《我的热带中国:旅行日记》在巴西举行首发仪式。

这位72岁的巴西知名学者曾六度访华,并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客座教授,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充满研究热情。

在哈德曼看来,弗雷雷提出“热带中国”概念,或许是他意识到两国的“跨文化亲和力”。哈德曼则通过在中国的亲身见闻与感受,“建立了一个真实存在的‘热带中国’的信念”。

哈德曼说,今年是巴西和中国建交50周年,两国虽然相距遥远,但他相信文学的力量,相信两国民众共有的喜怒哀乐情感,“能够激起共鸣”。

如今,“热带中国”概念已成为中巴文明交流互鉴在观念领域的主要成果之一。“中文热”“中华文化热”在巴西持续升温。目前,巴西高校已设立12所孔子学院,数量居拉美国家之首,部分中小学将汉语课列入正式课程。中医药逐渐走进巴西人生活,针灸和耳针治疗被纳入巴西国家医保体系。中巴人文交流日益活跃,两国共同举办了中拉文化节、金砖国家电影交流节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。

正如习主席在书面讲话中所说:“两国虽然远隔重洋,但彼此吸引,遥相呼应”,“我相信,这次访问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战略互信,深化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,引领中巴关系开启下一个‘黄金50年’”。

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

监  制丨王敬东

主  编丨李璇

编  辑丨鲁杨

设  计丨郝凤林

校  对丨李丹 孙晓媛 宋春燕 梁雅琴 闫田田

出  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

支  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

责任编辑:王树淼 SN242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